武 磊:危难时刻显本色 越是艰难越向前
武磊,男,30岁,中共党员,现任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社区党支部书记。

自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以来,武磊同志把社区当成“家”,把辖区群众当成“家人”,把防控工作当做“家事”,把群众诉求当成“家言”,任劳任怨的始终坚持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和担当。
突如其来的疫情,坚定执着的坚守。1月22日大年二十八,乌兰木伦镇紧急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会,面对疫情,他火线召集社区“两委”成员布置疫情防控工作,积极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,根据疫情工作需要,依托网格员、民警、社区两委干部,划分5个片区网格,分片包干、责任到人,设立检查站2个,24小时把紧把严入小区路口,在全社区辖区进行湖北等外省返乡人员拉网式排查,做到社区不漏户、户不漏人。他说“咱是党员,又是社区支部书记,得带头干。

工作获肯定,初心坚定信心。1月27日,乌兰木伦矿小区卡点迎来了一位小客人,李梓阳小朋友为卡点工作人员送来了暖宝贴,并附上小卡片上面写到:叔叔您辛苦了,是您在疫情期间保护着我们,我想对您说,谢谢您,这是我送给您的暖宝贴,您可以贴在身上暖和一点。
作为乌兰木伦社区党支部书记,他以身作则,靠前指挥,敢于扛重担,打硬仗,每天两次巡查辖区全部防控监测点,微信运动上每天两万多步的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明;在危难时刻主动做出表率,豁得出去,顶得上去,重点地区返回人员家门口的背影就是最好的证明;始终把辖区群众居民安危放在心上,抓在手上,扛在肩上,辖区居民群众有口皆碑的夸奖就是最好的证明;在工作上统筹谋划,善于总结,善于思考,社区监测点设置合理,辖区内692户、1763人已完成全面排查,累计排查出重点地区返回60户、96人,这些真实精准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再接再厉,防控就是使命。武磊同志在工作中思路敏捷,措施得当,深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自己主动亮出党员身份,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、楼栋者等社会力量,协调辖区乌兰木伦矿、寸草塔矿等公共单位、小区物业参与其中,为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凝聚了强大的合力。在卡口把控上,提早实行“一测、双查、三核”(即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;查身份证、出入证;核对人员身份、核对小区业主台账及企业职工台账、辖区人员摸底情况)工作法,同时组建流动排查小组,每日上午和下午对辖区住户新增返回情况进行逐一排查,确保外来人员在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同时对于疫区回来的人员,坚决执行隔离制度,事事亲力亲为,件件落实落细。在他的感召下,大家群策群力,群防群治,群众逐渐从强烈抵触到相互理解,最后到主动配合,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稳扎稳打,社区“防护网”越织越密,“保护伞”越擎越广。
张 勋:用脚步丈量防疫路线 用初心践行党员使命
张勋,男,中共党员,札萨克镇札萨克社区党支部书记。

1月24日,大年三十,空气中满满的都是“中国年”的气息,每家都开始贴对联、贴窗花,开始为晚上的年夜饭而忙碌着,孩子们期盼着新衣服、新玩具和压岁钱,但是人们都没有察觉到“新冠”疫情已经慢慢的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。
在接到上级通知后,主动放弃春节假期,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,第一时间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,组织由社区工作人员、居委会成员、退役军人及物业工作人员等108人组成的疫情工作队伍,划分区域,明确任务,迅速开展工作。作为札萨克镇唯一的一个城镇社区的党支部书记,冲锋在了防疫第一线。

从1月24日开始至今,他未回过一次家,吃住都在办公室。他第一时间组织“两委”成员及工作人员全力摸准社区内外返乡人员、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,建立台账,动态管理。夜晚的疫情卡点,总是能看见他的身影,连日来的不休息,他的身体已经累垮,但他没有回家休息,依然工作在防疫第一线。领导说:你回家休息一下吧。他说:我还可以坚持,这是我的工作,回家我也不安心。面对疫情,张勋坚守岗位,尽职尽责,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,用实践行动践行初心使命。